發布時間:2023-02-22    來源:     責任編輯:贊皇縣人民政府
【字體: 】    打印
各鄉鎮人民政府、經開區管委會,縣政府有關部門:
《贊皇縣森林草原火災應急預案》已經縣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部門實際,認真貫徹落實。2020年7月9日印發的《贊皇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贊皇縣森林草原火災應急預案>的通知》(贊政辦發〔2020〕8號)同時廢止。
贊皇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年2月18日
(此件公開發布)
贊皇縣森林草原火災應急預案
一、總則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的重要論述和關于全面做好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依法有力有序有效處置森林草原火災,最大程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保護森林草原資源,維護生態安全。
(二)編制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森林防火條例》《草原防火條例》《河北省森林防火規定》《河北省森林草原火災應急預案》《石家莊市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石家莊市森林草原火災應急預案》等相關法律法規,制定本預案。
(三)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我縣發生的森林草原火災應對工作。
(四)工作原則。森林草原火災應對工作堅持統一領導、協調聯動,分級負責、屬地為主,以人為本、科學撲救,快速反應、安全高效的原則。實行各級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森林草原火災發生后,各級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和相關預案開展處置工作?h政府是應對本行政區域一般以上森林草原火災的主體,根據森林草原火災應對工作需要,及時啟動應急響應、組織應急救援。
(五)災害分級。按照受害森林草原面積、傷亡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森林和草原火災分為一般、較大、重大和特別重大四個等級。
二、主要任務
(一)組織滅火行動。組織、指導各鄉鎮撲明火、打火頭、開隔離、清火線、守火場。
(二)轉移疏散人員。指導、協調各鄉鎮開展解救、轉移、疏散受威脅群眾,及時進行妥善安置和必要的醫療救治。
(三)保護重要目標。組織、協調各鄉鎮保護民生和重要軍事目標以及重大危險源的安全。
(四)轉移重要物資。組織、指導、協助各鄉鎮搶救、運送、轉移重要物資。
(五)維護社會穩定。協調各鄉鎮加強火災發生地社會治安工作,嚴防違法犯罪行為,加強重點目標守衛和治安巡邏,維護火災發生地社會秩序穩定。
三、組織指揮體系
(一)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機構
縣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以下簡稱“縣森防指”)負責組織、協調和指導全縣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h森防指總指揮由縣長擔任;常務副總指揮由常務副縣長擔任;副總指揮由縣人民武裝部有關負責人、有關副縣長、縣公安局局長、縣政府辦主任、縣應急管理局和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主要負責同志擔任?h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辦公室(以下簡稱“縣森防辦”)設在縣應急管理局,承擔日常工作。必要時,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可以按程序,提請以縣森防指名義部署有關工作。
縣森防指職責:負責組織、協調、指導當地政府與各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做好檢測、預警、撲火、救災各階段工作。
(二)成員單位和職責分工
縣委宣傳部:負責組織協調媒體配合做好災情和火災撲救的信息發布及宣傳報道、開展火災防治公益宣傳和重要時段的安全提示;指導有關部門做好新聞發布工作。
縣委網信辦:統籌重大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監測、預警、報告和處置工作,協調相關部門做好網絡輿情應對、引導工作。
縣發改局:負責收儲、輪換和管理有關應急救災儲備物資,負責交通運輸協調保障,保持災區價格水平基本穩定。負責綜合協調工業應急產品生產保障工作;負責指導民爆行業次生災害應急處置、搶險救災和恢復重建。
縣教育局:協助有關部門指導受災學校組織轉移和安置師生;適時組織學校復課或設立臨時教室,恢復正常教學秩序!
縣公安局:指導全縣公安機關開展森林草原火災撲救現場的火場警戒、交通疏導、治安維護及森林草原火災刑事案件查處等工作。
縣民政局:負責指導災害遇難人員善后事宜中的殯葬事宜;倡導文明祭掃,配合做好減少傳統祭祀方式造成的森林草原火災風險工作。
縣財政局:負責落實搶險隊伍、搶險物資設備縣級財政資金;負責安排下達縣級防災減災救災資金。
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根據森林草原火災撲救需要,負責火災撲救地理信息應急保障工作,提供全縣森林草原防火重點地區地理信息數據和地圖信息;協助災區制定災后恢復重建規劃工作。履行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行業管理責任,負責指導監督全縣森林草原火災預警監測、熱點核查反饋等預防工作,指導開展防火巡護、火源管理、日常檢查、宣傳教育等,同時負責森林草原火情早期處置。
縣生態環境局:負責做好災后的環境評估等工作。
縣交通運輸局:負責火災撲救人員、物資及轉移災民所需道路運輸運力的協調和保障;組織協調有關部門修復被損毀的公路、橋梁等設施,保障救災交通干線的安全,確保道路暢通;負責協調做好森林草原防滅火車輛公路通行保障和執行森林草原防滅火搶險救災任務車輛免交收費公路通行費等工作。
縣水利局:負責組織、協調水資源調度工作,保障森林草原火災防治用水。
縣農業農村局:指導災區農業生產救災和災后恢復生產工作;負責災區農業生產救災資金的分配、使用和管理工作;負責組織災區重大農作物病蟲害、鼠害、動物疫病的監測和防治。
縣文化廣電體育和旅游局:配合做好火災搶險救援的新聞報道工作;指導災區廣播、電視系統設施的搶修、恢復工作;督促相關景區落實森林草原火災防控措施,開展防火宣傳;指導旅游景區游客避險、救護、疏導和轉移工作。
縣衛生健康局:組織調度全縣醫療資源參與應急救援,救治災區傷病員,實施疫情監測,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疫情。
縣應急管理局:指導、協調全縣森林草原火災處置工作。協助縣委、縣政府組織一般以上森林草原火災應急處置;配合市應急管理局做好較大以上森林草原火災應急處置;根據縣政府決定配合或承擔一般以上森林草原火災調查處理(或調查評估)有關工作。
縣氣象局:負責提供天氣趨勢分析,做好森林草原火險氣象等級預報預警信息發布工作;適時進行現場應急觀測和實施人工影響天氣作業。
縣人民武裝部:組織協調預民兵隊伍開展搶險救援工作;協助搜救遇險遇難人員;參與維護搶險救災秩序,轉移危險地區人員;參與重要工程和重大險情搶險工作。
縣消防救援大隊:組織指揮消防救援力量開展搶險救援工作;對接外縣消防救援力量參與搶險救援工作;負責搜救遇險遇難人員;參與維護搶險救災秩序,轉移危險地區人員;參與重要工程和重大險情搶險工作。
國網贊皇縣供電分公司:負責森林火災現場及周圍屬于供電公司產權供電線路的安全并督促其他產權單位做好自有資產供電線路的安全;負責督促產權單位或屬地單位清理山區輸配電設施附近的可燃物,并定期組織人員進行巡護,在森林火災影響電力線路時及時處置,確保電力暢通;負責配合開展森林草原火災撲救工作;負責災后供電公司產權電力設施恢復重建工作。
中國電信贊皇分公司、中國移動贊皇分公司、中國聯通贊皇分公司:負責組織、協調或指導所屬公司做好搶險救災的應急通信保障;森林草原防火期內,負責免費發送防滅火安全提示短信、發布重要信息等;組織協調災后通信設施恢復重建工作。
鐵塔石家莊市分公司:負責全縣森林草原火災視頻監控系統建設和維護工作;協助做好森林草原火災預防和撲救時的視頻監控系統相關保障工作。
事發地鄉(鎮)政府:負責協調災民臨時安置、生活保障。
各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完成縣森防指下達的應急處置工作。
(三)撲救指揮
森林草原火災撲救工作由縣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負責指揮。同時發生2起以上或者同一火場跨兩個行政區域的森林草原火災,由市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指揮。特殊情況,由國家、省、市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統一指揮。
縣政府、縣森防指根據火情需要,在森林草原火災現場成立火場前線指揮部,規范現場指揮機制,由縣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擔任總指揮,合理配置工作組;有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參與滅火的,最高指揮員進入火場前線指揮部,參與決策和現場組織指揮,發揮專業作用;根據任務變化和救援力量規模,相應提高指揮等級。參加前方撲火的單位和個人要服從火場前線指揮部的統一指揮。
縣森林草原消防專業隊伍、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執行森林草原火災撲救任務,受火災發生地政府指揮;外縣市森林消防專業隊伍參加森林草原火災撲救任務的,由縣森防指調度或由火場前線指揮部統一指揮。
解放軍和武警部隊進行森林草原火災撲救任務的,依照《軍隊參加搶險救災條例》有關規定執行。
(四)專家組
縣級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機構根據工作需要會同有關部門、單位建立本級專家組,對森林草原火災預防、科學滅火組織指揮、力量調動使用、滅火措施、火災調查評估規劃等提出咨詢意見。
四、應急力量
(一)力量編成。撲救森林草原火災以縣森林草原消防專業隊伍、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等受過專業培訓的撲火力量為主,相鄰縣(區)撲火力量為輔,當地半專業撲火隊為補充。
(二)力量調動。根據森林草原火災應對需要,應優先調動屬地撲火力量,臨近縣(區)和市級撲火力量作為增援力量。
跨縣(區)調動森林草原消防專業隊伍增援撲火時,由縣政府或縣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機構提出申請,市森防辦統籌協調。
調動解放軍、武警部隊執行撲火任務,由縣政府按照規定權限和程序向部隊提出用兵需求。
五、預警和信息報告
(一)預警
1.預警分級。森林草原火險預警級別劃分為四個等級,由高到低依次用紅色、橙色、黃色和藍色表示。
2.預警發布?h應急、自規、氣象主管部門要加強會商,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網絡、微信公眾號等向涉險區域相關部門和社會公眾發布森林草原火險預警信息。
3.預警響應。當發布藍色、黃色預警信息后,有關部門及鄉鎮要密切關注天氣情況,加強森林草原防火巡護、衛星林火監測和瞭望監測;加強火源管理,落實防滅火裝備、物資等各項準備;縣森林草原消防專業隊伍進入待命狀態。
當發布橙色、紅色預警信息后,有關部門及鄉鎮在藍色、黃色預警響應措施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野外火源管理,加大預警信息播報頻次,做好物資調撥準備;對森林草原消防專業隊伍力量部署進行必要調整,視情靠前駐防。
縣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視情對有關部門及鄉鎮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進行督促和指導。
(二)信息報告
各鄉(鎮)政府要按照規定,報告森林草原火災信息,通知受威脅鄉鎮政府、村和相鄰行政區域政府。
1.發生下列森林草原火災,當地鄉鎮政府應當按相關規定立即報告縣森防辦,視火情報縣政府。
(1)行政區域內發生的森林草原火災;
(2)威脅國有林場林區、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重點飛播林區和一類防火重點鄉鎮發生的森林草原火災;
(3)威脅居民區或重要設施安全的森林草原火災;
(4)造成1人以上重傷的森林草原火災;
(5)鄉(鎮)區域交界處發生危險性較大或可能蔓延至其他鄉(鎮)的森林草原火災;
(6)需要縣森防辦協調支援的森林草原火災;
(7)其他應當報告的森林草原火災。
2.發生下列森林草原火災,縣森防辦應當按相關規定立即報告縣政府及市森防辦,由市森防辦報市政府及省森防辦,并30分鐘內報告一次火勢發展變化情況。
(1)受害森林面積1公頃、草原面積10公頃以上的森林草原火災;
(2)6小時尚未撲滅明火或當日未滅的森林草原火災;
(3)國有林場林區、國有牧場草原、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及重點飛播林區、草地發生的森林草原火災;
(4)威脅居民區或重要設施安全的森林草原火災;
(5)造成1人以上死亡或2人以上重傷的森林草原火災;
(6)市、縣行政區域交界處發生危險性較大的森林草原火災;
(7)省界周邊發生的森林草原火災;
(8)需要省、市森防辦協調支援的森林草原火災;
(9)其他應當報告的森林草原火災!
六、應急響應
(一)分級響應。根據森林草原火災初判級別、應急處置能力和預期影響后果,綜合研判確定本級響應級別。按照分級響應的原則,及時調整本級撲火組織指揮機構和力量;鹎榘l生后,按任務分工,由自然資源部門進行早期處置;預判可能發生一般森林草原火災,由縣級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機構為主組織處置;預判可能發生較大森林草原火災,由市級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機構為主組織處置;必要時,應及時提高響應級別。
(二)響應措施;馂陌l生后,要先研判氣象、地形、環境等情況及是否威脅人員密集居住地和重要危險設施,科學組織施救。
1.撲救火災。立即就地就近組織森林消防專業隊和半專業隊伍趕赴現場處置,力爭將火災撲滅在初起階段。必要時,組織協調民兵預備隊、消防救援大隊等救援力量參與撲救。
各撲火力量在火場前線指揮部的統一調度指揮下,明確任務分工,落實撲救責任,科學組織撲救,在確保撲火人員安全情況下,迅速有序開展撲救工作,嚴防各類次生災害發生,F場指揮員要認真分析地理環境、氣象條件和火場態勢,在撲火隊伍行進、宿營地選擇和撲火作業時,加強火場管理,時刻注意觀察天氣和火勢變化,提前預設緊急避險措施,確保各類撲火人員安全。不得動員殘疾人、孕婦和未成年人以及其他不適宜參加森林草原火災撲救的人員參加撲救工作。
2.轉移安置人員。當居民點、農牧點等人員密集區受到森林草原火災威脅時,及時采取有效阻火措施,按照緊急疏散方案,有組織、有秩序地及時疏散居民和受威脅人員,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妥善做好轉移群眾安置工作,確保群眾有住處、有飯吃、有水喝、有衣穿、有必要的醫療救治條件。
3.救治傷員。組織醫護人員和救護車輛在撲救現場待命,如有傷病員迅速送醫院治療,必要時對重傷員實施異地救治。視情派出衛生應急隊伍趕赴火災發生地,成立臨時醫院或者醫療點,實施現場救治。
4.保護重要目標。當軍事設施、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設施設備、油氣管道、電力設施、鐵路線路等重要目標物和公共衛生、社會安全等重大危險源受到火災威脅時,迅速調集專業隊伍,在專業人員指導并確保救援人員安全的前提下全力消除威脅,組織搶救、運送、轉移重要物資,確保目標安全。
5.維護社會治安。加強火災受影響區域社會治安、道路交通等管理,嚴厲打擊盜竊、搶劫、哄搶救災物資、傳播謠言、堵塞交通等違法犯罪行為。在金融單位、儲備倉庫等重要場所加強治安巡邏,維護社會穩定。
6.發布信息。通過授權發布、發新聞稿、接受記者采訪、舉行新聞發布會和通過專業網站、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多種方式、途徑,及時、準確、客觀、全面向社會發布森林草原火災和應對工作信息,回應社會關切。加強輿論引導和自媒體管理,防止傳播謠言和不實信息,及時辟謠澄清,以正視聽。發布內容包括起火原因、起火時間、火災地點、過火面積、損失情況、撲救過程和火案查處、責任追究情況等。
7.火場清理看守。森林草原火災明火撲滅后,繼續組織撲火人員做好防止復燃和余火清理工作,劃分責任區域,并留足人員看守火場。經檢查驗收,達到無火、無煙、無汽后,撲火人員方可撤離。
8.應急結束。在森林草原火災全部撲滅、火場清理驗收合格、次生災害后果基本消除后,由啟動應急響應的機構決定終止應急響應。
9.善后處置。做好遇難人員的善后工作,撫慰遇難者家屬。對因撲救森林草原火災負傷、致殘或者死亡的人員,縣政府或者有關部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醫療、撫恤、褒揚。
(三)縣級層面應對工作。發生森林草原火災后,根據火災嚴重程度、火場發展態勢和當地撲救情況,縣級層面應對工作設定IV級、III級、II級、I級四個響應等級。
1.IV級應急響應。
(1)啟動條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時,經縣森防辦分析評估,認定災情達到啟動標準,由縣森防辦主任決定啟動Ⅳ級應急響應,并任撲火總指揮,負責統一組織、協調火災撲救工作。
火場持續6小時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森林草原火災或當日未撲滅的森林草原火災;
發生1人以上重傷,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森林草原火災;
有可能威脅國有林場、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及集中連片林區、草地的森林草原火災。
(2)應急響應措施?h森防辦進入應急狀態,密切關注火情,及時掌握火情動態;加強林火監測,掌握火場發展趨勢,及時連線調度火災信息;根據火場發展態勢,做好火災進一步蔓延的各項應急準備工作。
(3)應急響應終止。森林草原火災得到有效控制后,由縣森防辦主任決定終止Ⅳ級應急響應。
2.III級應急響應。
(1)啟動條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時,經縣森防辦分析評估,認定災情達到啟動標準,由縣森防指副總指揮或縣森防辦主任決定啟動Ⅲ級應急響應,并任撲火總指揮,負責統一組織、協調火災撲救工作。
火場持續10小時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森林草原火災,或當日未撲滅的森林草原火災;
發生2人以上重傷,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森林草原火災;
威脅國有林場、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及集中連片林區的森林草原火災;
有可能發生跨縣級行政區域危險性大的森林草原火災;
需要市森防辦協調的森林草原火災。
(2)應急響應措施。在Ⅳ級應急響應措施的基礎上,加強以下應急措施:縣森防辦加強林火監測,及時收集火情信息,分析研究火情,協助指導火災撲救;派出以科級干部帶隊的赴火場工作組,協調火災撲救工作;協調相鄰縣(區)做好專業森林草原消防隊伍增援準備;視情發布高森林草原火險預警信息;根據火場周邊環境,提出保護重要目標及重大危險源安全的建議。
(3)應急響應終止。森林草原火災得到有效控制后,由縣森防指副總指揮或縣森防辦主任決定終止Ⅲ級應急響應。
3.II級應急響應。
(1)啟動條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時,經縣森防辦分析評估,認定災情達到啟動標準,由縣森防指總指揮決定啟動Ⅱ級應急響應,并任撲火總指揮,負責統一組織、指揮火災撲救工作。
火場持續20小時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森林草原火災;
發生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重傷,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森林草原火災;
發生跨縣級行政區域危險性大的森林草原火災;
發生2起以上危險性較大的森林草原火災;
有可能威脅居民區或重要設施安全的森林草原火災;
需要市森防辦協調的森林草原火災。
(2)應急響應措施。在Ⅲ級應急響應措施的基礎上,加強以下應急措施:縣森防指總指揮任撲火總指揮,指揮、協調火災撲救工作?h森防辦及時調度了解森林草原火災最新情況,組織有關成員單位聯合會商,分析火險形勢,研究火災撲救措施及保障工作;派出處級干部帶隊的赴火場工作組,協調指導火災撲救工作;協調相鄰縣(區)派出森林草原消防專業隊伍進行支援;協調縣消防救援大隊派出專業消防隊伍進行支援;根據需要提出調派應急航空救援飛機的建議;氣象部門提供火場天氣實況服務,做好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準備;指導做好重要目標和重大危險源的保護;視情及時組織新聞發布會協調指導媒體做好報道。
(3)應急響應終止。森林草原火災得到有效控制后,由縣森防指總指揮決定終止Ⅱ級應急響應。
4.I級應急響應。
(1)啟動條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時,經縣森防辦分析評估,認定災情達到啟動標準并提出建議,由縣政府主要領導或縣森防指總指揮決定啟動Ⅰ級應急響應,組織開展火災撲救工作。
火場持續燃燒40小時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森林草原火災;
發生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傷10人以上,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森林草原火災;
威脅居民區或重要設施安全的森林草原火災;
在鄰縣周邊發生危險性大的森林草原火災;
國土安全和社會穩定可能受到威脅,經濟和有關行業可能遭受損失的森林草原火災;
需要政府協調的森林草原火災。
(2)應急響應措施。在Ⅱ級應急響應措施的基礎上,加強以下應急措施:縣森防指組織各成員單位依托縣自規局視頻監控系統全要素運行,由縣政府主要領導或縣森防指總指揮任撲火總指揮,統一指揮調度火災撲救工作;總指揮根據需要率工作組赴一線組織指揮火災撲救工作;火場設縣森防指前線指揮部,下設綜合協調、搶險救援、醫療救助、火情監測、通信保障、交通保障、社會治安等工作組配合市森防指火場工作組開展相應工作;協調市森防辦調派應急航空救援飛機進行支援?h森防指向成員單位統一發布災情,各成員單位按職責分工開展工作;協調軍隊、武警、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等派出足夠力量支援撲火工作,并從全縣抽調專業撲火隊員集中全力開展火災撲救?h森防辦做好撲火物資增援工作;協調實施轉移受威脅群眾;指導協助搶修通信、電力、交通等基礎設施,保障應急通信、電力及救援人員和物資交通運輸暢通;進一步加強氣象服務,緊抓天氣條件組織實施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進一步加強重要目標和重大危險源的保護,防范次生災害;及時、定時組織新聞發布會,協調指導媒體做好報道,加強輿論引導工作;指揮部派出由成員單位參加的督導組,赴全縣督導檢查防火工作;本縣沒有能力和條件有效控制火場蔓延時,在上級森防指的指導下開展火災撲救。
(3)應急響應終止。森林草原火災得到有效控制后,由縣政府主要領導或縣森防指總指揮決定終止Ⅰ級應急響應。
七、綜合保障
(一)輸送保障。運輸增援撲火力量及攜行裝備以運兵車為主,其他運輸工具為輔。
(二)航空消防飛機保障。按照規定權限和程序報批。
(三)物資保障?h應急管理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會同縣發展改革局、縣財政局研究建立集中管理、統一調撥,平時服務、戰時應急,采儲結合、節約高效的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加強重點地區森林草原防滅火物資儲備庫建設,優化重要物資產能保障和區域布局,針對極端情況下可能出現的階段性物資供應短缺,建立集中生產調度機制?茖W調整縣級儲備規模結構,合理確定滅火、防護、偵通、野外生存和大型機械等常規儲備規模,適當增加高技術滅火裝備、特種裝備器材儲備?h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機構根據本地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需要,建立本級森林草原防滅火物資儲備庫,儲備所需的撲火機具、裝備和物資。
(四)資金保障?h級以上政府應當將森林草原防滅火基礎設施建設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防滅火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保障森林草原防滅火所需支出。
(五)通信與信息保障?h政府、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機構應當組建穩定可靠、互聯互通的森林草原火災應急通信系統。森防辦負責區域內火情、火災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評估、處理工作,并按規定及時上報信息。
八、后期工作
(一)火災評估?h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對森林草原火災發生原因、肇事者及受害森林草原面積、人員傷亡、其他經濟損失等情況進行調查和評估,必要時,縣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機構可發督辦函督導落實或者提級開展調查和評估。
(二)火因火案查處?h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對森林草原火災發生原因及時取證、深入調查,依法查處涉火案件,打擊涉火違法犯罪行為,嚴懲火災肇事者。
(三)約談整改。對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不力導致人為火災多發、頻發的地區,縣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及時約談鄉鎮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要求其采取措施及時整改。必要時,縣森防指及其成員單位按任務分工直接組織約談。
(四)責任追究。為嚴明工作紀律,切實壓實壓緊各級各方面責任,對森林草原火災預防和撲救工作中責任不落實、發現隱患不作為、發生事故隱瞞不報、處置不得力等失職瀆職行為,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追究屬地責任、部門監管責任、經營主體責任、火源管理責任和組織撲救責任。
(五)工作總結?h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機構及時總結、分析火災發生的原因和應吸取的教訓,提出改進措施。一般森林草原火災撲救工作結束后,縣級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機構要向市森防指報送火災撲救工作總結。較大森林草原火災撲救工作結束后,市森防指向市政府和省森防辦報送火災撲救工作總結。
(六)表彰獎勵。根據有關規定,對在撲火工作中貢獻突出的單位、個人給予表彰獎勵;對撲火工作中犧牲人員符合評定烈士條件的,按有關規定辦理。
  九、附則
(一)預案演練?h森防辦會同縣森防指成員單位制定應急演練計劃并定期組織演練!
(二)預案管理與更新。預案實施后,縣森防辦會同有關部門組織預案學習、宣傳和培訓,并根據實際情況,適時組織進行評估和修訂?h政府應當結合當地實際,制定森林草原火災應急預案,報上一級政府應急管理部門備案,形成上下銜接、橫向協同的預案體系。
(三)以上、以下、以內、以外的含義。本預案所稱以上、以內包括本數,以下、以外不包括本數。
(四)預案解釋。本預案由縣森防辦負責解釋。
(五)預案實施時間。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
附件:1.森林草原火災分級標準
2.縣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火場前線指揮部組成及任務分工
附件1
森林草原火災分級標準
一、森林火災災害分級標準。
(一)一般森林火災:受害森林面積在1公頃以下或者其他林地起火的,或者死亡1人以上3人以下的,或者重傷1人以上10人以下的。
(二)較大森林火災:受害森林面積在1公頃以上100公頃以下的,或者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的,或者重傷10人以上50人以下的。
(三)重大森林火災:受害森林面積在100公頃以上1000公頃以下的,或者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的,或者重傷50人以上100人以下的。
(四)特別重大森林火災:受害森林面積在1000公頃以上的,或者死亡30人以上的,或者重傷100人以上的。
二、草原火災災害分級標準。
(一)一般草原火災:受害草原面積10公頃以上1000公頃以下的,或者造成重傷1人以上3人以下的,或者直接經濟損失5000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
(二)較大草原火災:受害草原面積1000公頃以上5000公頃以下的,或者造成死亡3人以下的,或者造成重傷3人以上10人以下的,或者直接經濟損失50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的。
(三)重大草原火災:受害草原面積5000公頃以上8000公頃以下的,或者造成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造成死亡和重傷合計10人以上20人以下的,或者直接經濟損失3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的。
(四)特別重大草原火災:受害草原面積8000公頃以上的,或者造成死亡10人以上,或造成死亡和重傷合計20人以上的,或者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的。
附件2
縣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火場前線指揮部組成及任務分工
縣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根據需要設立火場前線指揮部,下設相應的工作組。各工作組組成及任務分工如下:
一、綜合協調組。由縣應急管理局牽頭,縣委宣傳部、縣發展改革局、縣公安局、縣民政局、縣交通運輸局、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縣氣象局等參加。主要職責:傳達縣委、縣政府指示批示;密切跟蹤匯總森林火情和撲救進展,及時向縣委、縣政府報告,并通報縣森防指各成員單位;組織協調全縣森林草原火災應急處置工作。
二、搶險救援組。由縣應急管理局牽頭,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縣消防救援大隊等參加。主要職責:指導災區制定現場搶險救援方案和組織實施工作;根據災情變化,適時提出調整搶險救援力量的建議;組織協調應急救援隊伍和物資參加搶險救援救災;指導社會救援力量參與搶險救援;組織協調現場應急處置有關工作。
三、醫療救治組。由縣衛生健康局牽頭,縣民政局、縣發展改革局、縣交通運輸局等參加。主要職責:組織指導災區醫療救助和衛生防疫工作;統籌協調醫療救護隊伍和醫療器械、藥品支援災區;組織指導災區做好傷亡統計和轉運救治傷員;指導災區、安置點飲用水源和食品檢查、監測,防范和控制各類傳染病。
四、火情監測組。由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牽頭,縣應急管理局、縣氣象局、鐵塔石家莊市分公司等參加。主要職責:負責森林火險預警監測、林火衛星監測、林火視頻監控等工作事宜;負責森林草原火險形勢分析,通報高火險信息,負責全縣火災監測、核查和初期處置工作。
五、通信保障組。由縣應急管理局、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中國電信贊皇分公司、中國移動贊皇分公司、中國聯通贊皇分公司按照各自職責做好通信協調保障工作。主要職責:組織保障災區應急無線通信所需頻率的安全使用;組織協調各通信運營單位,維護搶修損毀的通信設施;負責搶險救災的通信保障。
六、交通保障組。由縣交通運輸局牽頭,縣發展改革局、縣公安局。主要職責:統籌做好應急救援力量赴災區和撤離時的交通保障工作;指導災區道路搶通搶修;協調搶險救災物資、救援裝備以及基本生活物資等交通應急通行保障。
七、專家支持組。由專家組成員組成。主要職責:組織現場災情會商研判,提供技術支持;指導現場監測預警和隱患排查工作;指導地方開展災情調查和災損評估;參與制定搶險救援方案。
八、災情評估組。由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牽頭,縣應急管理局等參加。主要職責:指導開展災情調查和災時跟蹤評估,為搶險救災決策提供信息支持;組織災害評估,參與制定救援救災方案。
九、火災案件偵破組。由縣公安局負責。主要職責:負責森林草原火災案件查處工作。
十、群眾生活組。由縣應急管理局牽頭,縣發展改革局、縣民政局、縣財政局、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縣紅十字會、縣農業農村局、國網贊皇供電公司等參加。主要職責:制定受災群眾救助工作方案;下撥救災款物;統籌災區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指導災區油、電、氣等重要基礎設施的搶修;指導做好受災群眾緊急轉移安置、過渡期救助和因災遇難人員家屬撫慰等工作。
十一、社會治安組。由縣公安局牽頭,縣消防救援大隊等參加。主要職責:指導協助災區加強現場管控和治安管理工作;維護社會治安和道路交通秩序,預防和處置群體事件,維護社會穩定;協調做好指揮部在災區時的安全保衛工作。
十二、宣傳報道組。由縣委宣傳部牽頭,縣委網信辦、縣文化廣電體育和旅游局、縣應急管理局等參加。主要職責:負責組織協調媒體配合做好災情和火災撲救的信息發布和宣傳報道工作;指導有關部門做好輿情監測、應對和輿論引導;指導有關部門做好新聞發布工作。
 
政策解讀
《贊皇縣森林草原火災應急預案》政策解讀
国产成人拍拍高潮尖叫免费